壓力有很多種:考試的壓力、工作的壓力、被家長催結婚的壓力、害怕趕不上下一班次地鐵的壓力等等。壓力幾乎無所不在。更甚者,它每每不知從何而來,便在一瞬間把我們的神經六脈狠狠抓住,要我們愁,要我們哭,要我們仰天長嘯,深嘆“命不該矣”。“壓力”的足跡如此迷幻,或許是因為壓力雖然無所不在,卻也非客觀地存在。壓力非真實可觸之事物,它和一般“存在”的事物並不一樣。
之所以要對壓力和一般存在的事物作區分,是要認清壓力為何物。對於蘋果和貨櫃等可觸可見的事物來說,念咒語是徒勞的,因為我們不可能把蘋果變成西瓜,又或把貨櫃變成小白兔。然而壓力則不一樣,壓力無形無味無觸感,可以透過自己的大腦來加以改變、塑造。俗語有道“化壓力為動力”便是一例。此話雖是老生常談,然而由於大部分人對壓力缺乏足夠認識,即便知此神奇妙方,也難以“知行合一”,施放這本不困難的大腦魔法。且看香港衛生處學生健康服務網站上,將“壓力”定義為“一些負面感受和身心不適的經驗”,便知難處之根源。面對壓力,我們本就顯得十分被動。我們無法選擇不看見,不感受它不能。對於不能逃避,改變之事,人應當逆來順受,抱有拉丁語中“命運之愛”的精神。然而面對壓力這無可避免的“命運”,社會卻提倡先入為主地貼上“負面”之標籤,這樣每當壓力來臨,人們便覺大禍臨頭,有如怪獸來襲,只好繳械投降,理所當然的大哭一場。待到敵人退走,便繼續過著隨時被壓力支配的生活。還沒有開始了解這個“命運”即已被嚇退,還談何愛上命運呢?我們需要知道,壓力出現的命運雖是不變,但壓力出現的意義是可變的。透過不同角度的思考,每個人都可以找到壓力對於他的意義,這意義是正面或負面並不重要,但我們總可以把它變成成長、反思的契機。我們不應該把壓力單純地看成是使“身心不適”、“負面”的感受。我們都有思考的自主權,為何要浪費這樣的自由呢?
那麼壓力的意義該如何塑造,改變?以羅馬帝王馬克奧理略為代表人物的斯多葛學派,曾提出了一個管理情緒、面對不確定因素的方法。他們把世間所有事情分為不能控制的事情和自己能控制的事情,提出我們在遇到情緒波動或壓力來襲等等非可控制之事時,應先想想自己能做什麼。事情無可避免地發生並不可怕,因為每一個人都有思考的自主權,能夠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那些不為我們所控制的感受。譬如說當我們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別人比我們更“成功”,活得更“精彩”時,我們會不自主的感受到一定的壓力。而除了嫉妒和埋怨之外,我們可以想想,為什麼自己會有這樣的壓力?是不是因為自己所走的路,所追求的目標其實並不是自己所要的,於是便把負面情緒遷移到那些勇敢做自己的人身上?這樣的思考可以把壓力化為一個警鐘,敲一敲,想一想,提醒自己的目標是什麼,並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規劃。又如當我們需要站在台上演講,於是心跳加速,眼前一片空白時,又有何對策呢?斯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利·麥克高尼戈爾在演講“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”當中,便示範如何把壓力看成是你的戰友。她巧妙地將心跳加速和難以呼吸等緊張感重新認識為“壓力朋友”的支持與吶喊助威,形容內心的心跳有如啦啦隊在敲鑼打鼓,並且為她精彩的演講而鼓掌。從上述的例子可見,壓力並不一定是負面的事情,只要我們敢於思考,敢於把壓力重新定義,壓力非必然是洪水猛獸,而或許只是一個略為調皮,在我們大腦中生活的”精靈夥伴“。
更有趣的是,當我們使出渾身解數來和壓力相處,甚至對其厭倦時,壓力也不一定稀罕與我們永遠共存。壓力就如過客,來了,也會走。事實上,我們人生當中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有著很大的壓力,而往往只有在某些特定時候,壓力才會來到我們身邊。壓力最常出現的地方在於一個個選擇的十字路口。選擇會產生迷茫,小的選擇如數學選擇題,只有四個選項,隨便猜猜或許還可以僥倖過關;大的選擇則是人生路向的選擇,可選的答案不可盡數,更何況有人能自己創造一個新的答案出來,走出從未有人走過的路。這時候,壓力以“萬一”、“或許”、“為何不”等問句的形式出現,雖說“條條大路通羅馬”,但萬一所選的不是最好、最正確的路,又該如何是好?每一個人都有夢想,而壓力往往出現在現實與夢想的距離當中;至於每一個選擇,則是現實與夢想之間的一個個腳印。面對著千萬個觀眾、建立起不一定成功的企業、害怕買不了房——這些經歷雖充滿著壓力,但也充滿著青春的氣息。因為,壓力何嘗不是一次次冒險的前奏,而冒險,只有青春才能承載得了。當時間悄然離去,一切塵埃落定,我們的選擇權也會越來越低。那時候,一個人的壓力或許會漸漸減去,但青春與選擇,也將隨而遠逝。蘇東坡《定風波》道:“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,也無風雨也無晴”。寫就如此詞句,超凡脫俗的東坡或許應該沒什麼所謂的”壓力“了。然字裡行間,總覺有一絲歲月蒼老、悲涼之感。
壓力不是負面的、壓力是可改變的、壓力是青春的印記。此皆吾所認為對壓力的一般認識。然若要把這些都看成金科玉律,時時牢記於心而倍感壓力,亦大可不必。反正壓力總會到來,也總會離去,我們只需在與壓力再遇之時,緩緩走到它的身後,便可看到世界的另一面,足夠簡單,也足夠青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