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想的職業

一個人的職業是醫生、建築師或合唱團指揮,固然有其對藥丸、土地和音符之熱愛,但如果只是喜歡,大可視之為興趣愛好,閒時翻翻醫科全書,聽聽教堂合唱,亦可滿足自己對事物的熱情。然而這樣完美的人生是不存在的,沒有誰可以不顧一切,在二十歲時便歸隱田園,以陶冶性情為業,過著“行到水窮處、坐看雲起時”、“偶然值林叟,談笑無還期”的閒適生活。因為,每一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,我們共處於同一個社會,每個人有一定的權利,也必然有一定的責任。在眾多權利與責任的關係裡,“職業“便是其中之一。一個人的職業除了反映他的熱情所在外,還是其如何貢獻社會並獲得酬勞的選擇。一個人在選擇職業時,便是在思考兩個問題:我該付出什麼?我希望得到什麼?

談壓力

壓力有很多種:考試的壓力、工作的壓力、被家長催結婚的壓力、害怕趕不上下一班次地鐵的壓力等等。壓力幾乎無所不在。更甚者,它每每不知從何而來,便在一瞬間把我們的神經六脈狠狠抓住,要我們愁,要我們哭,要我們仰天長嘯,深嘆“命不該矣”。“壓力”的足跡如此迷幻,或許是因為壓力雖然無所不在,卻也非客觀地存在。壓力非真實可觸之事物,它和一般“存在”的事物並不一樣。

談美

當我們看“美”字的字形結構,會發現它是“羊”和“大”兩個部件合成的會意字。清代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“美,從羊大。羊大則肥美。”中國古代生活方式以農耕為主,古人看到大隻的羊,就等於看到美味佳餚,豈不美哉?倘若今天一“低頭族”忽見街道上一隻可愛溫馴的小綿羊,便下意識的按一下快門,以作日後社交所用,然後回到數碼白屏的世界裡,把剛才所見與手機上的短視頻所比較,亦甚覺乏味。所謂“美”,似乎在人類文明短短幾千年間便變化許多。